社交情绪
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,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,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。人的社会需要获得满足,就会伴随积极的情绪体验,否则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。社交情绪的分类的分类可有如下几个:
1、社交焦虑
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,觉得不舒服、不自然、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。严重的情形是,社交焦虑体验强烈的个体,其每天的各种活动,如走路、购物、社会活动甚至打电话都是很大的挑战。他们不仅与“权威人士”交往困难,与普通人交往也会出现问题。
社交焦虑的个体不仅在现实情境中体验焦虑情绪,而且在离开使他焦虑的社会环境之后,还在头脑中不断分析和“回放”焦虑情境,使社交焦虑情绪获得强化。通常这种焦虑还伴有生理症状,如:出汗、脸红、心慌等。个体为了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境,通常会减少社会交往,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。
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,它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。成长过程中经常受挫折、缺少社会支持、自我体验强烈、自卑、模仿与暗示都有可能强化社交焦虑。
所以社会焦虑是心理工作者的很大挑战,解除社会焦虑对个体而言也是一种解脱和重生,非常之重要。
2、嫉妒
嫉妒是与他人作比较,发现自己的才能、名誉、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,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、愤怒、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。嫉妒状态通常会影响个体自己的心境和行为,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心理。嫉妒情绪的特点如下:
(1) 针对性
嫉妒总是针对具体的个体或群体。如果个体体验到自己与他人在某些他认为重要的方面(如才能、吸引力)的现实的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劣势,个体就可能出现嫉妒情绪。
(2) 持续性
嫉妒情绪一旦产生,就不容易摆脱,能持续的影响个体的思想、情感和行为。
(3) 对抗性
嫉妒者心胸狭窄,希望别人朝坏的方向发展。如果别人成功,那么他们就会不满和愤恨,可能会采用极端的手段来破坏或伤害他人。
(4) 普遍性
嫉妒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社交情绪。人在现实生活中,或多或少会体验这种情绪。然而,这种情绪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克服的。
3、羞耻
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、能力、外貌等方面的缺憾,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,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。
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、自卑、自我贬损、自我怀疑、绝望等。认为自己对什么都无能为力。公开的情境会易化羞耻感,所以减少羞耻最容易的一个办法就是自我孤立,远离他人。人们也可以通过积极地努力,改善自己的行为表现来减少羞耻感。
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,是人适应社会生活、改善自己的一种重要力量,过少或过多的羞耻感都是不健康的。
4、内疚
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活着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,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,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。
内疚者往往在良心上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,并试图作出努力,来弥补自己的过失。
健康的内疚感是心灵的“报警器”,是人类良心的情绪“内核”,它提醒我们照顾他人的利益和感受,调整人际关系,有利于个体适应社会生活,而过少或过多的内疚也是不健康的。特别是过多的内疚,使个体长期生活在压力、紧张和痛苦中,不利于个人的健康心理发展以及幸福的生活。社交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社会活动,社交问题也是对个体而言比较重要的问题,很好的处理利于个人的存在与发展。
右侧蓝字为上下页导航 (若没有则无分页)
为了更好的学习这门学科,移动端看网页的同学(手机访问和ipad等设备),以下免费资料申请功能、报考成功率测试功能会不正常,大家直接点击显示屏幕下方的粉红工具条,【咨询答疑】或【资料申请】,我们做到留言必回,和pc端访问的同学一样给予满意的答复。
心理咨询师备考
本栏目资讯
更多>>高分学员经验分享
更多>>王同学
学心理改变生活。心理咨询师 我梦想的职业 感谢勤思助我实现梦想!
李同学
生命中最值得投资的是自己,给自己最佳的投资是学习,合适的策略是催化剂。
张同学
懒惰等于将自己淘汰!勤劳的蜜蜂没有时间悲哀!只要努力的学习,配合勤思的辅导没有通不过的。
推荐教材
更多>>
心理咨询师(基础知识)
介绍: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组织编写
定价:79元
心理咨询师(三级)
介绍: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组织编写
定价:58元
心理咨询师(二级)
介绍:2012年职业资格培训教程
定位:46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