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在社会群体中,并非是完全按照个人的意志行事的,多少会受到他人的影响而 行为上的改变,那么当我们在群体活动中会有哪些行为现象呢?现在一起来看一下,这也是心理咨询师考试的社会心理学知识点,所以要多加关注。
一、社会促进
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,指个体完成某种任务时,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。(比如当老板巡视工厂时,工人们会加快工作速度,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)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、想象在场和隐含在场。
与社会促进相反,有时候他人在场,反而会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,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干扰,也称社会限制。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中。
社会促进有两种效应:
第一,结伴效应,即在结伴活动中,个体会感到社会比较的压力,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的效率。
第二,观众效应,即个体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,观众的多少及观众的表现对其活动的效率有明显影响。
二、社会懈怠
社会懈怠也称社会逍遥,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,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。日常生活中“磨洋工”就是一种社会懈怠现象。一般来说,个体在群体活动中,付出的努力水平都会下降,而且群体规模越大,个体的努力水平越低。
社会懈怠的主要原因是个体在群体生活中的责任意识下降,被评价的焦虑减弱,因而行为的动力也相应下降。这种群体责任分摊的现象有很多实例,曾经有一个面试实验,将几个考核的人同时关在一间房间里,过了一段时间,房间里的应急系统激动,但是没有人站出来反应这一事实,大家都觉得会有别人处理。这个实验虽然很简单但是也验证了这种群体懈怠的事实。
如果加强考核,让每个人在群体活动中的努力和成果量化(即责任到个人),就可以有效地减少社会懈怠现象。
右侧蓝字为上下页导航 (若没有则无分页)
为了更好的学习这门学科,移动端看网页的同学(手机访问和ipad等设备),以下免费资料申请功能、报考成功率测试功能会不正常,大家直接点击显示屏幕下方的粉红工具条,【咨询答疑】或【资料申请】,我们做到留言必回,和pc端访问的同学一样给予满意的答复。
心理咨询师备考
本栏目资讯
更多>>高分学员经验分享
更多>>王同学
学心理改变生活。心理咨询师 我梦想的职业 感谢勤思助我实现梦想!
李同学
生命中最值得投资的是自己,给自己最佳的投资是学习,合适的策略是催化剂。
张同学
懒惰等于将自己淘汰!勤劳的蜜蜂没有时间悲哀!只要努力的学习,配合勤思的辅导没有通不过的。
推荐教材
更多>>
心理咨询师(基础知识)
介绍: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组织编写
定价:79元
心理咨询师(三级)
介绍: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组织编写
定价:58元
心理咨询师(二级)
介绍:2012年职业资格培训教程
定位:46元